半月谈内部版:中国通航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半月谈内部版:中国通航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日,《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8期刊发文章《向云端!低空旅游梦飞扬》。文章指出,以通航产业为主导、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低空经济,正广泛延伸至工业、农业、林业、运输业、渔业、建筑业等领域,形成包括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组合型经济形态。”“低空旅游热背后,是中国通航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文章同时也指出,通用航空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应用场景创新和政策赋能。

文章介绍,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探索通用航空与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警务航空等融合发展。《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到3500架、通用航空飞行量达到200万小时(不含无人机飞行量)的发展目标。

 

文章指出,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创造全新增长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样提出,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伴随通航政策储备工具箱日益充盈,海南、安徽、黑龙江、辽宁、江苏、四川、广东、河北、云南、河南、山西等地于2022年纷纷出台一系列通用航空发展举措。

 

文章指出,以通航产业为主导、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低空经济,正广泛延伸至工业、农业、林业、运输业、渔业、建筑业等领域,形成包括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组合型经济形态。

 

据介绍,《半月谈内部版》是新华社直属单位主办的综合性时政刊物,1986年创办,主要以政论、评述评论性报道对国内发展大势、社会现象、重大问题等进行评析引导,就国际问题发出"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立场"。以"话题+观点"为特色,做复兴时代的思想启迪者、分析领航者、观点引导者、文明塑造者。主要栏目有:焦点深谈、世界观、大国方略、行思中国、锐评、观潮、文明纪、对话汇、听风、讲述、智库圈等。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8期内容

 

 

 

从数百米的高空俯瞰,没想到,我的家乡这么美丽。安徽芜湖18岁的王晓兴奋地说。不到半个小时前,一架白色小飞机停在芜宣机场的跑道上,机舱内即将开始人生第一次低空飞行的王晓,还显得有几分紧张。

 

乘坐小飞机,从另一种视角领略壮美山河,已成为暑期网红打卡新热点。低空旅游热背后,是中国通航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飞行员操作直升机带游客体验低空飞行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飞行员对直升机进行航前检查。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应用赋能通航产业潜力无限图片

 

通用航空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应用场景创新和政策赋能。

 

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探索通用航空与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警务航空等融合发展。《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到3500架、通用航空飞行量达到200万小时(不含无人机飞行量)的发展目标。

 

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创造全新增长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样提出,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

 

伴随通航政策储备工具箱日益充盈,海南、安徽、黑龙江、辽宁、江苏、四川、广东、河北、云南、河南、山西等地于2022年纷纷出台一系列通用航空发展举措。

 

位于芜湖市东南部的湾沚区乡野之间,崛起一座航空产业新城——芜湖航空产业园。目前,园区内航空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项目近200个,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

 

唐建阳告诉半月谈记者,芜湖自主研发的多类机型相继开展了低空+应急救援”“航空+巡检巡查”“低空+消防”“航空+人工气象干预”“航空+无人植保、护林飞防10余项运营服务。

 

以通航产业为主导、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低空经济,正广泛延伸至工业、农业、林业、运输业、渔业、建筑业等领域,形成包括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组合型经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