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的通航产业发展机遇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推 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低空经济” 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行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跳伞、空中体育运动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在以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的新发展格局下,着眼低空经济发展,可有效带动生产制造、科研创新、航空旅游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对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发展通航产业是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通航产业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通航产业作为典型的高技术应用产业,围绕通航产业链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是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推动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民用飞机产业化、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制造、航空科研试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随着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加快布局,通航产业也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产业链条长、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通航产业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新手段
传统的通航作业在农业植保、人工降水、造林护林、航摄航测、海上和陆地石油运输、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引导下,通航将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民航局运输司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41家通航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累计飞行2362.4小时、7189架次,充分显现了通用航空快速、高效、灵活的优势。随着国内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通航业态也更加丰富,空中游览、低空运动、飞行培训、短途运输等项目保持加速发展态势,需求潜力巨大。
(三)通航产业为省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空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单一关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是新发展阶段又一重要特征,而通航正是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区域性产业。一方面,为破解当前低空空域资源供给不足、通用机场建设滞后等制约通航发展的瓶颈,需要从省域的角度,对“小而散”的无序、分散发展模式进行统筹整合,使空域和机场资源连片成网,才能充分发挥通航多点飞行、便捷高效的特点,将通航市场培育起来。另一方面,通航产业链长、服务范围广,有利于加快产业集聚和梯度转移,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素交换、双向流动,畅通区域经济循环,增强省域经济发展活力。目前,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已出台省级通用航空发展系列规划与保障措施,引导通航产业发展,支持通航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