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通用机场布局,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印发 (上)
完善通用机场布局,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印发 (上)
6月15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完善通用机场布局。到2035年,通用机场约54个,通航服务覆盖农业产区、重点林区、5A级景区和重要边境口岸。健全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统筹陆域、水域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动、多方式协同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完善运输机场体系。加快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谋划三期扩建工程。实施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绥化、鹤岗、亚布力机场,谋划扩建牡丹江机场、新建双鸭山(宝清)机场,打造省内一小时航空经济圈。到2025年,运输机场数量争取超过14个,旅客和货邮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和40万吨。到2035年,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个,形成“1+4+18”运输机场布局。此外,完善哈尔滨枢纽机场航空网络,加密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航空联系。推广北斗系统、5G、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聚焦对俄跨境物流体系、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寒区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了解,上月底,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按照黑龙江省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主动融入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强国建设总体布局。要抓紧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细化年度任务安排,研究落实措施,加快谋划具有战略性、牵引性、标志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创造性实施关键性、突破性重大改革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要全省“一盘棋”合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强化协调配套,在交通网络畅通联通贯通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全省立体互联快速网、便捷顺畅干线网、广覆深达基础网,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保障。
以下是实施方案全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办发〔2023〕20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黑龙江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服务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开局起步,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总目标,持续抓好“两个纲要”和“十四五”交通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服务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到2025年,基本形成“5纵2横1边”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10出省、7出境”对外联通格局和“1+4+7”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加速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到2035年,基本实现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60分钟上铁路;市级行政中心(除黑河、加格达奇外)45分钟上高速铁路、60分钟到机场,逐步实现市通高铁有机场、县通高速有铁路、村通快递有燃气、水运民航通全球、公铁管道通邻国。
二、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构筑“5纵2横1边”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1.构建由同江(抚远)—哈尔滨—北京、萝北—鹤岗—牡丹江—大连、嘉荫—伊春—大庆—广州、黑河—哈尔滨—吉林、漠河—齐齐哈尔—北京等5条纵向通道和绥芬河—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虎林—伊春—加格达奇等2条横向通道以及沿边通道组成的“5纵2横1边”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立体互联快速网建设。
2.完善高速铁路网。加快建设哈尔滨至伊春高铁,推进牡丹江至敦化、齐齐哈尔至海拉尔、齐齐哈尔至通辽等高铁前期工作,谋划通东极(抚远)、北极(漠河)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铁项目。到2025年,高铁里程力争突破1600公里,基本实现除加格达奇、黑河外市(地)通高快速铁路。到2035年,高铁里程约2000公里。(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高速公路提质增效。建设哈尔滨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完善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建设鹤哈高速鹤岗至伊春段、绥化至大庆高速公路,推进市(地)间高速公路全联通;建设吉黑高速山河(黑吉界)至哈尔滨段、铁科高速铁力至五常(黑吉界)段、北漠高速五大连池至嫩江段和牡延高速杏山至黑吉界段,提升省际联通水平;推进吉黑高速哈尔滨至北安段、双鸭山至宝清、哈尔滨至通河至佳木斯等通县高速公路;有序实施哈同高速、绥满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到2025年,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700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城市通高速比例达到85%以上。到2035年,高速公路里程约9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交投集团、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完善运输机场体系。加快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谋划三期扩建工程。实施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绥化、鹤岗、亚布力机场,谋划扩建牡丹江机场、新建双鸭山(宝清)机场,打造省内一小时航空经济圈。到2025年,运输机场数量争取超过14个,旅客和货邮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和40万吨。到2035年,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个,形成“1+4+18”运输机场布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民航黑龙江安全监管局、省机场集团、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便捷顺畅干线网建设。
5.加快普速铁路提档升级。推进哈绥北黑、哈绥佳同(抚)、富裕至加格达奇、哈尔滨至吉林等既有铁路改造,推进黑河(孙吴)至逊克至乌伊岭、漠河至满归(蒙)等沿边铁路建设。谋划哈尔滨至明水至北安、哈尔滨至通河等市域(郊)铁路和哈尔滨机场轻轨。到2035年,普速铁路里程约8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动普通国道提级改造。提升同哈、鹤大、绥满、黑大等国道主通道能力,建设“醉美龙江331边防路”、亚布力至雪乡等旅游公路。到2025年,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95%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畅通高等级航道。构建“2横2纵5支2出海”航道网布局,提高黑龙江、松花江等高等级航道通畅水平,强化界河航道整治,推进松花江梯级开发航电枢纽建设。会同吉、辽两省谋划建设松辽运河。(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强油气管道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推进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干支线建设,到2035年,天然气管网县级行政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完善原油管道,满足进口俄油和大庆原油安全输送任务。(省发改委、中石油昆仑气电有限公司和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广覆深达基础网建设。
9.推动普通省道建设。到2025年,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50%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到2025年,乡镇通三级路率达到95%以上,25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86%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完善通用机场布局。到2035年,通用机场约54个,通航服务覆盖农业产区、重点林区、5A级景区和重要边境口岸。(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民航黑龙江安全监管局、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12.打造“1+4+7”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哈尔滨国际性门户枢纽和哈大绥枢纽集群,构建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黑河等4个全国、区域性枢纽和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加格达奇、北安等7个地区性枢纽。(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建设一体化衔接综合客运枢纽。到2025年,综合客运枢纽市(地)覆盖率达到85%。到2035年,形成5个航空主导型、约60个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组成的枢纽体系。(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省机场集团、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建设高效联运的货运枢纽。到2025年,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多式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全覆盖。到2035年,形成约30个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10个口岸服务型货运枢纽、100个通用集散型货运枢纽、70个邮政快递处理中心。(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省机场集团、省交投集团、相关市县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