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改革再拓展: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首次实现飞行营地申报方式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低空改革再拓展: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首次实现飞行营地申报方式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据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消息,6月30日,长沙黑麋峰飞行营地首次通过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申报飞行计划,并通过了放行申请,标志着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顺利上线运行,这是全国首次实现飞行营地申报方式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革故鼎新,改革创新强动能
即日起,湖南省飞行营地将由传统的“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信息化”转变,目前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已具备飞行计划申报、放行申请、动态监视、航空气象、航空情报等功能,并成功与临时空域管理辅助系统、协同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中南通航计划系统和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飞行营地用户端的上线运行,简化了飞行营地的申报流程,提高了运行效率,进一步实现了对我省“低、慢、小”飞行器的精准管控,这是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又一重要突破。
鼎力协助,深化改革聚合力
去年12月,由省委省政府及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管处首次提出要将全省飞行营地纳入到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任务中,机场集团和省通航发展公司高度重视,多次与军民航空管部门及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协调沟通飞行营地申报流程,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飞行营地实际运行情况,根据运行需求进行配套开发。经过6个月的开发、1周的内部测试及3天的试运行,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运行稳定、数据交互顺畅,现已具备上线运行条件。
固本培元,巩固成果不松懈
据介绍,自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来,长沙飞行服务站已多次组织飞行营地相关航务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系统培训和协同运行培训及考核。通过培训学习,目前全省34家飞行营地,均已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和功能,符合参与协同运行相关资质,签订了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长沙飞行服务站系统飞行营地用户端更是巩固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进一步规范了湖南省低空飞行活动,实现了对“低、慢、小”精准管控。
湖南省通航发展公司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打造飞行服务品牌,让更多的通航用户享受到低空改革带来的红利。